top of page
搜尋

FB、IG 可以買粉絲嗎?3個風險與6個推薦做法!

  • service810090
  • 2024年6月19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『社群人好少,我可以買粉絲嗎?』


這句話幾乎在每一個初接觸的客戶都會被問到(笑),不管是新創或是經營了好一段時間的品牌,在面臨 FB、IG粉絲數甚至YT訂閱數成長不如預期時,都希望透過更快速的方式度過這個辛苦的階段,不想讓粉絲數的不足變成產品或服務購買前,需要更長考慮期的原因。

但每一次(真的是每一次),都會被我殘忍拒絕,為什麼?


Three ladies are discussing social media during a meeting.

購買粉絲數,可能面臨的 3 個大問題:


1- 低參與度與觸及不足

多數透過購買而來的粉絲數,基本上都是你永遠無法觸及的假帳號,自然無法增加互動數,2重衝擊堆疊下來的互動率和觸及率大幅下降。社群的初衷是人與人之間的關聯,如果你的帳號失去了這樣的關聯,那社群平台為什麼要幫你進行推送呢?


2- 廣告投資費用更高效果有限:

你可能會這麼說,Facebook、Instagram不幫我推送,我們可以買廣告去增加觸及!概念沒錯,但若是你的粉絲充滿假帳號,在放大的過程中可能接觸到的是更多假帳號,這些假帳號不會有真實的互動行為,以致於你的廣告投資無法帶來對等的實質幫助。


3- 假帳號充斥帶來的風險:

除了上述的問題之外,短時間內無原因的增加大量粉絲且沒有相對應的互動狀況,不只會讓一般消費者感到不信任,嚴重時甚至會讓你苦心經營的帳號被系統刪除。



粉絲成長,該怎麼做的 6 個方法:


1- 優化個人主頁

在Facebook、Instagram首頁好好介紹自己,包含有辨識度的頭像、聯絡訊息或網站、商品或服務內容說明,記得!重點關鍵字可以多多使用喔!


2- 目標受眾鎖定

優化自我介紹,開始定義產品與服務的主要使用對象,嘗試使用他們的語言進行溝通與對話,初期建議鎖定範圍可以大一點,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更多機會唷!


3- 持續穩定的產出

穩定的產出內容才不會消失在大眾的視野,內容除了服務和產品本身的介紹,生活感的內容才能引起共鳴,品牌也應該要有屬於自己的個性,因此,除了持續穩定的產出內容,帶有個人色彩或是溫度才會更吸引人!


4- 主動出擊與互動

有了以上的基本盤,可以適度地參與合適的社團討論,接觸粉絲以外的潛在受眾,這部分須留意發布的內容要切合社團主題,同時也需要符合版主規定以免造成反效果或是被踢出社團。


5- KOL、KOC合作

和社團互動概念相近,根據自有的受眾輪廓去找到相近的KOL或KOC,用互惠或是合作的方式進行連結與交換,可以讓他們的粉絲注意到你或是產生好感,讓他的粉絲也成為你的粉絲!


6- 廣告投放

廣告投放可以搭配KOL、KOC的合作一起進行,也可以自己獨立作業,透過廣告後台的受眾設定可以讓你的品牌快速增加曝光與觸及,提升知名度也讓潛在族群發現你!


結語


總之,今天不管是Meta或是YouTube,甚至其他社群平台存在的根本是為了用戶在平台上的互動與黏著,若是把握住這個原則,那平台也會因為你的特別提供獎勵讓你有更多曝光機會!


現在就開始優化你的社群主頁,歡迎聯繫我們獲得更多社群成長建議👉 聯絡我們

bottom of page